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俗稱壓克力,具有優異的光學性能,亦被稱為光學塑料。相關技術規格可參考中華民國標準 CNS13546及 CNS 2228。一般常見的性質與特性如下:
- 高可見光透光率 (Excellent clarity- 92% light transmission with no distortion)
- 高光澤 (High gloss)
- 良好的表面硬度 (Good surface hardness)
- 重量輕,玻璃的一半 (Light weight, half the weight of glass)
- 安全,抗衝擊性遠優於玻璃
- 戶外耐候性佳 (Extremely high weather resistance)
- 易於機械及成型加工,可塑性大,顏色可多變化
- 可回收,綠色材料(Recyclable)
壓克力材料的分類
依產品外觀區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可分為粉狀 (bead)、粒子(pellet)、板狀(sheet)、管狀(tube)及棒狀(rod)。壓克力板的製作依生產方法可分押出(extrusion)和澆鑄(cast)兩種。唯前者的製作常以PMMA粒子為原料,應用押出機進行押出,所得之板材稱為『押出板』;後者的製程又可分成模具澆鑄(cell-cast)和連續澆鑄(continuous-cast),係將漿狀原料澆鑄在模具中經過化學反應而得,所得之板材稱為『澆鑄板』。 ![性質與特性 性質與特性]()

常見壓克力板材性能比較

常見透明塑膠材料比較

純新料澆鑄壓克力板材品質保證標籤
目前全球壓克力單體MMA供應市場產品可劃分為兩大類-純新料及回收料。純新料是利用化學合成方法製造生產;回收料最常見是在高溫環境下熱裂解壓克力廢棄物料取得。市面上純新料MMA產品純度高、外觀無色清澈如水,酸值低及水分少等特點,被廣泛地應用在工業各個領域。目前回收裂解料產品純度低、色相偏黃、酸值及含水量高,絕大部分只使用在生產澆鑄壓克力板行業,所製造生產的板材也因其單體雜質及水分含量高,板材生產品質控管不穩定,性能表現差劣,如其抵抗紫外線性能差,極易黃變和龜裂、光澤度較差、可見光穿透率偏低、加工高溫處理時黃變加劇並常有刺激異味產生及其抗化學品及溶劑性能差,極易產生板材并裂等。
自2009年起台灣優質壓克力澆鑄板六家生產廠商,開始使用含二維條碼的共同產品標籤 。使用者可藉由簡單快速的方式來辨識由純新料MMA製造及有品質保證的板材。
常見壓克力板的種類
一般普通板:
無色透明板、有色透明(晶鑽板)、乳白板、冰霧板及各式色板等(單或雙面霧化處理)
特殊功能板:
黑白板(變色龍板)、光擴散板、ViVA LED板、採光罩板、星光板、衛浴板、鏡面板、布板、包埋 、
抗衝擊板 、耐磨板 、表面紋路板、磨砂板、金屬效果板、珠光板等。